更新时间:2009-08-25
“家长签字”,一直为不少中小学特别是一些小学作为教育管理手段存在,但在现实生活中,“家长签字”却越来越流于形式,一些学校频繁的 “家长签字”,引起了部分年轻家长的不满。家长每天签五六次字,到底有没有必要?“家长签字”的意义到底有多大?
正方
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
何女士(六年级学生家长)
还真记不得签过多少回字了。如果是孩子平时表现的反馈,我通常会签上“谢谢老师的关爱和鼓励,我们会一如既往做好!”如果是考卷,我会签上 “查漏补缺,继续努力!”(考得不理想)或是“戒骄戒躁,再接再厉!”(考得比较好)如果是家长会之类的通知,我签的是“通知已阅,会准时参加。”
每次签字,女儿都会站在边上看我签,所以,我觉得这个“签字”不能轻慢,因为它不单是给老师看,还要给孩子看,所以要写得比较有“营养”。我的签字原则是:鼓励、肯定为主,重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有不足也只是提出如何改进。另外,引导孩子学会感恩,每次签字尽量表达对老师的谢意。
尽管“家长签字”有时难免让人觉得单调和乏味,但我还是认为这是家校沟通和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,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孩子的学习、成长情况,并配合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。
约束孩子的有效手段
许女士(一年级学生家长)
“家长签字”有其积极的一面。孩子的教育,不仅是老师的责任,也是家长的义务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有必要督促、指导、帮助孩子的学习。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群体,难免精力分配不均,特别是在低年级,孩子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形成仅仅靠学校是不够的,家庭教育的责任肯定不只是金钱物质上的投入,更需要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,而“家长签字”并非一无是处。
家长可通过签字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,随时检查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,并及时运用“批评与表扬”的教育手段,让孩子树立起信心,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。特别是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,这种督促作用会更显著。低年级的孩子,自律能力比较差,有了“家长签字”的约束,能够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,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。
亲子沟通的良好渠道
连子波(二年级学生家长)
低龄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差,他们可能因为惰性或畏难情绪把学习上的困难放在一旁,而“家长签字”使家长介入孩子的学习行为,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程度,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有意义的。
我既是家长又是老师,我以为“家长签字”与那种转嫁教育责任的做法性质不同。反对签字的家长可能有心理认识误区: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,学校要对孩子的学习全权负责。其实,如果“家长签字”只是孩子学习“量”而非“质”上的要求,家长不妨把 “签字”当做关注孩子、了解孩子及沟通孩子的良机。
“签”也就是举手之劳,问题的根源不在于“签”还是“不签”,家校的良性互动很重要,培养孩子学习上的“诚信”态度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根本。当然,如何把可能流于形式的“家长签字”转化为有实效的教育孩子学习的手段,也是我们每个家长要思考的。“家长签字”处理得当,亲子关系还可能更通畅。
反方
家长签字易流于形式
曾女士(四年级学生家长)
平时,我最经常在儿子的作业本上签的是 “已会背”、“已听写”、“已订正”之类,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。有时也签意见。我想,如果家长没有文化,“家长签字”就可能变成了家长的负担,也容易流于形式。
为什么一定要家长签字呢?我觉得不排除部分老师在推卸责任,把自己分内的工作都甩给了家长,比如,孩子背诵课文必须家长进行监督检查,并且每天都要做好相关的记录,然后签上大名。
一些签字实在是 “无关痛痒”。我的观点是,请不要总让家长这也签字,那也签字,每天签上五六次,真的没有必要。还有一些家庭作业成了 “家长作业”。现在我们似乎过多关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,而孩子的智力开发、综合素养、健康心理反而忽略了。
不利于责任心的培养
李先生(五年级学生家长)
由家长为孩子的作业把关、签字,表面上看能督促孩子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,实质上这并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。孩子努力学习、认真完成作业本来是分内之事,而把这种责任分解到家长身上,反而淡化了孩子的责任心。
平时,虽然遇上“家长签字”的“作业”我也会认真完成任务,但我告诉儿子:“学习是你自己的事。”作为家长,应该给孩子“为自己负责、自己要学”的机会。如果孩子完成功课仅仅是为了面对父母的检查、签字,为了第二天面对老师,这样的学习和教育是莫大的悲哀。
另外,有些家长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是给予鼓励和引导,而是“气不打一处来”,这便导致了有的孩子根本不敢把作业、考卷带回去面对家长,可老师又要求家长的签字,于是,极可能造成孩子撒谎、代签等不良行为。
家长签字有莫名压力
小宏(初二学生)
我最怕 “家长签字”了,因为这事,老爸老妈没少对我 “吹胡子瞪眼睛”,在我们同学里,我遭受的待遇还算是比较“温柔的”——— 我没考好,老爸老妈基本上不打我,也不骂我。但我知道,老爸老妈其实都是“望子成龙”的那一类家长,他们自己当年没上大学,希望我能考上一所好高中,将来再考上一所好大学,所以,也难怪他们。
只要成绩没有上80分,回到家里虽然我不必遭受什么 “皮肉之苦”,但老爸老妈的脸上却是 “乌云密布”,签上名字却不说一句话,这让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力。其实,我也想学好,可有时就是力不从心,成绩总是不理想。所以,每次考完,卷子要带回去给老爸老妈签字,我就觉得像是要“过堂”一般,心里七上八下。
唉,我多么希望能取消这家长签字啊,如果取消了这“家长签字”,我学习起来会更轻松。
专家讲堂
关键要用好“家长签字”
厦门火炬学校校长王哲红认为,“家长签字”有无意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,从其积极的意义看,表现有三点:
一是 “家长签字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和关心。就家长来说,也的确不能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、漠不关心,做“甩手掌柜”;
二是 “家长签字”能督促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就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,这种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——— 入学后三个月,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,如果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,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意义重大;
三是 “家长签字”是家长了解孩子学习、理解孩子心理,与孩子有共同语言的重要渠道。了解孩子的情况,才有利于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。
但是,不可否认,“家长签字”也有其不利的另一方面。首先不排除个别老师把责任转嫁到家长身上,如听写、背诵、过关等,增加家长的负担,特别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内容不甚了解,这种负担就更为突出。其次,造成孩子的习惯性依赖,不利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,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学习能力的缺乏,也丧失了其自我责任心。第三还可能增加孩子的负担,课内课外老师家长两头夹击,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。
王哲红强调,不主张老师、学校硬性规定“家长签字”,特别是要避免家长没有“签字”,就体罚孩子的行为。但作为家长,不妨主动关心孩子,不过,辅导孩子时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为孩子的作业纠错,不要太多地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,以免养成孩子的依赖习惯,更不能 “越俎代庖”。孰不知这样会导致老师产生误解,以为孩子都掌握了相关知识,不利于老师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家庭作业也就失去了意义。
好习惯能促进孩子更好地去学习,家庭作业的习惯也不例外。而家长在琢磨着怎样给孩子签字的过程中,应侧重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、自信心、责任感的培养。家长在签字的过程中,应该尽量挖掘更有意义的教育价值,而不只是形式上完成签字。这些才是孩子能否读好书的关键。用好“家长签字”,孩子会感觉到父母的关爱,家长也会品味到通过“签字”关注孩子成长的幸福与快乐。
学堂记者 魏文/文 张向阳/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