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建议:冲刺高考学生心理调节最重要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24-05-28】高考心理焦虑多集中在成绩中上的学生中
现状
又到了高考的时候,这三年的艰苦备考,父母的期望,老师的嘱托,都在这一次考试中得以验证。每当这个时候,很多高三考生都会感到紧张和压力过大,导致失眠、食欲不振等问题,甚至影响到考试发挥。专家表示,在高考前一两个月,学业和知识点的掌握已经不再重要,最后的胜利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。
易患考前焦虑的分数段边缘的学生
据了解,很多学校都设立了高考心理辅导室,以缓解学生面临高考而产生的心理恐惧和压力。在北京市第27中学的心理辅导教师赵雪看来,从高三的第二个学期开始,学生们就开始表现出心理紧张等问题,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也变得越来越常见。很多学生过于关注考试结果,特别是那些有心理压力的考生,对于万一考不好的结果十分担心。因为过度关注结果,他们的压力也就越大。 北京市宏志中学的心理辅导教师周冬梅表示,学校会在午休或放学时间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。高考临近时,很多学生把高考看作是一座“独木桥”,认为如果考不好就没有未来,因此会承受巨大的压力。经过观察,处于一本线到二本线之间、二本线到三本线之间的学生以及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容易焦虑。这些处在分数线边缘的学生会担心自己掉到更低的分数线上,而高分段的考生则心理落差较大,因为他们特别看重北大、清华等顶尖高校,一旦考不上,心理压力也就非常大。
分析
对于学生出现的考前焦虑,周冬梅表示,适度的焦虑其实对学生是有好处的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焦虑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呈现一种“倒U”型关系。过高或过低的焦虑水平都会影响学习效果,而适度的焦虑则会让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。因此,适度的焦虑其实是考生最好的状态。如果考生对高考过于不在乎,情绪过于放松,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不利于考试发挥。而重度焦虑则会造成心理和身体不适应的状态,影响考试发挥,甚至导致考试失常。只有适度的紧张和焦虑,考生才能保持最佳状态。
表现
如何判断考生处于适度焦虑还是过度焦虑的状态呢?周冬梅表示,过度焦虑症会反映在身体上,例如失眠、食欲不振、或者吃饭后出现肠胃不适等。如果学生最近身体出现了异常,没有其他身体疾病的原因,很可能是因为过度紧张和焦虑所导致的,这时候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引起注意。 此外,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表示,除了身体反应,一些学生还会表现出情绪异常,比如突然变得暴躁,摔东西、砸东西,或者情绪消极,刻意逃避和抵制高考,经常说出“不想参加高考”或者“考不好就跳楼”等极端的言论。
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高考心理焦虑
家长
很多重度焦虑的孩子是因为家庭压力过大。赵雪表示,家长的压力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。一种类型的家长比学生还要看重高考,总是挂在嘴边说“一定要考上大学”或者“考不好你就没脸见人”等刺激性的话。另一种类型的家长则过于关注学生的表现,在行为上表现出极度的关注,比如孩子在复习时,家长一边扇扇子,或者为了孩子取消一切正常的家庭活动、不看电视、不外出等,让孩子觉得整个家庭的重心都围绕在自己身上。这两种家庭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,他们会觉得家长非常在乎他们的高考结果,这种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更大的压力。
应对
以下是几个帮助孩子应对高考心理焦虑的方法: 1. 回归课本,不再关注难题:对于不自信的考生来说,他们常常因为对知识储备的不自信而感到压力大。对于这样的考生,建议他们在高考前十天左右,回归到课本,整理老师复习时的知识要点就已经足够了,不需要再去啃偏题、难题。偏题、难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,造成情绪低落。只要将基础知识掌握清楚,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,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感到踏实,从而降低焦虑感。 2. 通过兴趣爱好减压:考前十天,并不需要无休止地冲刺,而应该停下来放松一下。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给自己减压,比如阅读轻松的小文、听古典音乐、旅游等。这些都有利于缓解压力,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。 3. 心理暗示帮助考生缓解压力:考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来缓解压力。当感到焦虑和失眠时,可以对自己不停地说:“我不紧张,睡不着只是暂时的,一会儿就能睡着。”不断给自己传递正能量,可以帮助自己平静和放松下来。 4. 与伙伴一起减压:学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天,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,通过交流来减轻焦虑。男生可以约上好友一起打球,通过运动将压力释放出来。
饮食
考生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,特别是在复习和考试期间。建议考生少吃油腻的食物,少吃肉,少放盐,保持饮食清淡。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,如菠菜、草莓和柠檬,可以缓解压力。胡萝卜、干果等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,可以提高记忆力。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,以防拉肚子和肠胃不适。同时,考生要少食多餐,不要吃过饱或饥饿。在感到压力时,可以嚼口香糖缓解压力。
家长如何帮助
赵雪表示,家长的状态和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,因此家长首先要通过心理调节来控制自己的情绪。此外,家长要尽量做到和往常一样,不要对孩子的表现过度关注。让孩子感受到“你该考试就考试,我该工作就工作,家里一切照常”,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。 周冬梅表示,家长还应该多给孩子鼓励,不仅在学习上,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,给予表扬和肯定,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自信心,并保持愉快的心情。此外,家长还应该腾出时间和孩子谈心,让孩子有倾诉和发泄的对象,也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