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述我的教人经验
【作者:王教员,编号2628 更新时间:2016-03-07】我没有过家教的经验,在这里公开简历,想要应试家教来做做,无非是为了锻炼自己,顺便给自己增加点收入——这么大了,不应该老是向家里人伸手要钱了。
虽然我从来没有从事过家教工作,但是我有丰富的教人经验。这种丰富的教人经验,让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资格以此作为兼职的。现在说说我的教人经验。 从初中到大一,我教过各种水平的同学,最令我骄傲的是,那些有时候考得比我还好的人,也会时不时向我请教问题。
初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为几个“学渣”同学在中考前的恶补。简单地说,这些同学有可能考不上高中而要去读中专。那时我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,中考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——福建省福清一中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觉得一般人是不大会冒着风险(牺牲复习的时间,或者更重要的是,冒着心理上的风险,以为教了别人就会拖累自己的想法)去教这些与自己水平差距这么大的同学的。
事实上,当时年段上成绩排名前几名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在家复习——清静,没有人打扰,也不用冒着风险拒绝别人的请教。这些“学渣”同学与我水平差距实在太大,思维不在一条线上,我有时候也会教得很不耐烦。很不耐烦是真的,但是不耐烦归不耐烦,在学校我尽力教他们,有几次甚至与他们约在我家进行教导!恶补期虽然不足两个月,但最后他们也都勉强地上了了高中。这不足两个月的为人辅导,让我比较明白地意识到别人与自己的差距,不耐烦虽然总是免除不了,但是我却更加耐心了。
高中教人就更加经常化了。同学时不时问我问题,包括成绩有时候考得比我好的——他们的短时期应试能力比我强,但是时间一长,就该忘的全忘了,全然为考试而考试,冰冷的像一台机器,或者所谓的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。
高中期间最令我感到骄傲而且深刻的一次教人经历是在高考前。高考前一天晚上,班上有一个学唱歌的艺考生找我来谈心——因为之前有一次偶然的机会,让她认识到我是可以耐下心与她交谈的。她不知道为什么,在班上并不招人喜欢,众多女士排挤她(我是文科生,班上女士众多),显得很孤立。那天晚上她找我谈心,说的也就是她自己的被孤立。我能说的,当然也都是大家能讲出来的大道理,不说也罢,但是偏偏却没有几个她认为可靠的听众。那天晚上,两个小时的晚自习,差不多都用在于她谈心上了,此外,什么也没做。高考后,她考上了厦门大学与音乐教学相关的专业。后来她说,照她平时的成绩,她考不上厦大,没有一次成绩能进去的;而对于她这样特殊身份的考生来说,她上不了厦大,就一定进福建师范大学。不过,能考进厦大,对她来说,当然是最好不过。我的认识是:高考是个压力巨大的工厂,单是压力、流水线作业,工人也会愤起罢工的。虽然我们这些学生会在残忍的现实中苦中作乐,但是我们内心隐含的巨大消极情绪却一直“蓄势待发”,而且一旦爆发出来,将没完没了。情绪对学习的一个心理基础,没有稳定情绪,很难学习好,那些通过压抑自己情绪以获得稳定的,他们好成绩的背后,也是暂时的。与身心健康比较起来,代价或许太高、或许不值——因为就算是世俗的计算,更多的人还是考不上理想大学。
进入湖南大学以后,虽然由于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背景,学院的同学并不像高中那样经常互相请教——其他专业也大抵如此,中文系可能更少。但是期末考在即,私下里却又有一些同学问我问题,这说明我是比较有口碑的一个人。这种口碑,成绩好,也是不够,必须热情耐心。我想,一个少数民族的女同学向我单独请教问题一个多小时,就说明了这一点。 目前能说的就这些,一切靠实践成果说话,多说无益。
另外说一些我目前取得的成绩: 湖南大学新生杯作文比赛十强 湖南大学校图书馆一校一书征文比赛第二名(大一就二个获奖者)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5-2016年秋季学期2015级新生期末成绩第一名